独坐敬亭山教案幼儿园小班ppt,独坐敬亭山教案幼儿园中班

如果我们每一个个体心身内外是一致的,那么这个一致性就需要展开到、落实到我们生活的别的方面。这就有了知行合一的第二个层面内涵——感知,知作为感知。在感知的意义上面来讲,同样是知行合一的。

一.感知层面好好色恶恶臭

那什么叫做感知呢?感知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只要你清醒着,要么和人打交道,要么和物打交道,要么和事打交道。总而言之我们都处在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之中,既然处在交往关系当中,我们便通过我们自身的感觉器官,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来把我们自己向外开放,而同时又把在特定的关系情景当中的所谓的对象物,同样通过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经由感而把它摄入到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当中来,由此而建立起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这一个情景听起来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可是要分析起来也极其的复杂,当然我们现在不做那些太复杂的哲学的分析。简单说来一个对象物,比如说我眼前有朵花,或者杯子。我之所以可以描写、描墓、描述它的当前的存在状态,毫无疑问,首先是要通过我的感官,比如说眼睛,还需要条件,比如说特定的光线还需要空间、环境,比如说特定的角度等,我才有可能实现这个感知的整体过程的,我特别提醒各位朋友稍加注意。

感本身就是行,而基于这样的行,我们立即便获得一个对象物的知,比如说他的形态、他的色彩、他的存在状态等;以至于他的所谓的熟悉、他和别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等,所有这些便都是基于这个感的前提而达成的知。各位仔细想一想,行和知合一不合一?

但是我想强调一点的是,在知觉意义上面来讲的这个知行合一,也就是说渴而知饮,饿而知食,这个意思它是不展开的,这完全是我个体自身的一种内在的知,直接展开为我个体的行。刚才讲到的感知之义实际上已经把这种个体自我生命的真实状态推彻到、或者说扩展到我自我日常的生存状态了,必定是和所谓的对象物和他物发生关系的这样的一个场景。

在感的情景当中,这种知的可靠性,它的真实依据在哪里呢?实际上就是我们前边讲到过的,知觉意义上面讲的知行原本的合一。我们原来就不断的强调这一点,所谓的知觉义,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一个自身的真实状态。

我们还可以用王阳明举过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讲这个话。王阳明提到过,见好色是熟知,好好色是熟行,所以见好色和好好色这个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感而知的关系,你见便是感,而好色便是感的结果,有了这个感的结果,你马上展开好好色。在这些个意思上面来讲,王阳明是特别强调,我们人本身原本的这样的一种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我们某一种内在的、真实的一种知觉,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行动来展开。

二.寂感神应当下无前无后

所以在感知意义上面来讲,王阳明也特别喜欢用一个词,寂感神应,什么叫寂感神应?我们往后或许还会谈到这个事,寂是事物本身和我发生关联之前的存在状态,在这个存在状态之下,我的那个能感的心和外物尚未发生关联,称之为寂。而只要我来到这个情景当中,对象物一旦处于我的感知对象的情景当中,那么这种感是瞬间发生的。无前无后无中间,这叫做寂感神应。

正因无前无后无中间,所以感和知,行和知便是一体的,便是同一的。我还想说,基于这样的一个感,中国人特别喜欢用这个感字,比如说基于感我们就要讲感情,我们不只是讲感知,那这个情是什么意思呢?好像是我们的一种情感。实际上我们中国文化从来都认为情感并不是某种在那里的东西,而是在特定的交往情景当中,经由感而瞬间发生的,是新的、在特定情况之下的一种当下的真实状态,那叫做情,所以情的一个意思叫做真实。我们今天口头语言当中也还有一个词叫做情形,所谓的情开就是真实状态。讲到人性善的时候,孟子说的一句话叫做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许多朋友或许会把它了解为乃若其感情,这个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然后呢可以为善,非也。

孟子的意思是侧隐、羞恶、辞让、是否作为四端之心的存在是真实的、本然的,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四端之心、自身的真实状况而处事,那么我们就一定会走向善的,这叫做乃若其情,这个情也是真实的意思。我还想说,正因为这样这个情的生发是基于特定的关系情景当中的一种感的,它提示的是当下的我们那个情,这个心本身的一种真实状态。

所以我们也说心情,特定的心情是基于感的,没有感则同归于寂,那就叫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们在特定情景之下的一感,寂感神应,当喜则喜,当怒则怒,那叫做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感的这一层意思,我们感而知,这个知正因为感本身在不同的关系情景当中,它的这个实际指向、实际的感的方式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实际上所说的知,也就有了不同的形态。

三.物我互感产生艺术境界

我面对着一个机器,在这个构成这个关系情景当中,我不断的去感,我会了解这个机器的工作原理。同样的,我游山、玩水、去欣赏风景,那也是感。这个一感很可能就会感出一个艺术的境界出来,我们的心灵便在不同的感的方式当中来呈现它自己,来展开它自己。

我们把感知意义上面讲的知行合一的意思展开到一个对象事物那里,也就说我把一个所谓的客观的对象事物,把它当做是和我一般的、能感能知的对象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艺术。李白有首诗《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请注意这里看是动作,是一种感的方式,既然说相看,那就不只是我在看敬亭山,敬亭山当然也在看我。相看两不厌,不厌不只是不讨厌,因为厌的意思既可以是讨厌,也可以是满足,不厌那就是看不尽、看不完,既然看不尽、看不完,淡雅的、恬静的那种喜悦之情有没有在?但是这是相看,这是感的、互相感。我跟敬亭山,敬亭山在这里就不只是一座亭子,而是和我李白一般,能感,而有情的,这样的一个对象物。

在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作为主体,把主体自身的主体性扩展到对象物那里的时候,对象物便同时为我的主体性所含摄,它便同样获得了一种主体自身的情和感。这就是中国艺术的很重要的一种构成的方式,或者说形成的方式。同样的辛弃疾我记得有首词,他曾经有说过,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看青山很妩媚,看是感,妩媚便是知,我看青山多妩媚,不是说我把青山一看,青山很妩媚,青山本身原本无所谓妩媚,所谓的妩媚是我对青山基于看的一种知。

然后呢?辛弃疾接着再说呢,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我看青山很妩媚,青山看我,我也很妩媚,这便是艺术。但是不管怎么说,感知实际上它便提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意思,我们人个体现实的生活实践活动,当我们处在和交往对象的一种交往关系情景当中,不论你感出来的感觉是所谓的知识形态也好,还是情感状态也好,还是别的什么名堂也好,总而言之,感而知这一个过程是统一的,这是我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第二个层面的内涵,感知讲的知行合一。

四.本来体段知行原本合

我补充说明一小点,在知觉意义上面讲的知行合一,在这个感知意义上面讲的行和知的合一,在王阳明那里实际上是看得很重的,他认为这个便是知行的本体,这个便是知行的本来体段。知觉意义上面讲的知和行的同一性,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所谓知行本体,我们今天的人一看到本体两个字,马上做形而上的宣讲,可能未必合乎王阳明自己的意思。

我自己本来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我在八几年的文章中,也把知行本体了解为一个玄想的意思,当时我是在这个一念发动处便知是行这个意思上去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所谓的本体,数十年之后我觉得我错了。实际上所谓的知行本体,或者说王阳明所说的知行的本来体段,那也就是知和行他们自身的、本来的样子、本来的状态,王阳明说原本是合一的,没有内外,没有先后。那么这个才是我们人本身作为生命展开的真实状态。

感知意义上面讲的这个知行合一,就是由感而知,瞬间的这种本来状态,我前边简单提到过实际上就已经把这种知觉、也就是生命本然意义上的知行合一扩展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的感的交往情景之中。不只是向这个方向扩展,既然这个东西知和行原本是统一的,王阳明还要求我们向别的领域,都要去贯彻落实我们生命本然的、真实的知行合一的状态。

那么这就有了知行合一,我所说的第三个层面的内涵,知作为知识,行作为行动,在这个意思上面讲的知行合一,同样知作为知识,也是通过行动来实现的,知和行原本也同样是一个。那么在知识论意义上面讲的知行合一,我们就下次再和各位朋友讨论,今天咱们就先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900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