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冬天作文200字,故乡的冬天200字作文

2022年的这个冬天

这里是一座平原里的森林城市。万里黄河,千百年来,从这里穿越。白天,万物笼罩着太阳;夜晚,大地铺上了银色的月光。风里集结着鸟鸣,水里流淌着雨露花香。冬里,也曾雪花飘飘,万丈高楼,似峭壁雪山,耸立在琼海雪田。

今年,城还是这座城,人还是这里的人。但是,一切仿佛都变了模样。四方形的天蓝色口罩,大多变成了蛙肚白似的鼓起来的N95,这样的变化,似乎能把人的鼻子和嘴巴,罩的更严密,更贴切了些。

下班了,灰蒙蒙的天空里,时而夹杂着若有若无,雨点一样的炮声,时而闪烁着烟火一样的流星。

今天,是小寒。黄昏的风里,医院内的红灯笼,格外醒目。似乎给人们带来,许多节日的欢乐喜庆气氛。但是,急匆匆来来往往的人群,脸上都写满了焦灼,恐慌和不安。

回头望去,高大的病房楼,像艘万吨巨轮,正航行在夜海的时空里。一排,二排,三排,……十几排,几十排,齐刷刷的窗口,都向外射出无数束温和的黄澄澄的光柱。这光和影的波动间,不间断地震荡着沙哑,或成串的咳嗽声。这声音,比去年,比前年,都强烈,都急促,都多出了一大截子,数也数不过来。

走着走着,便再也走不动了。满胸腔的憋闷,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停下脚步,撕心裂肺般地咳嗽片刻,把所有的不适和憋喘,都咳了出去,方才有些子轻松的快感。浑身酸痛无力,轻飘飘的,像个神仙。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却仍然还是个红尘中的凡人。

"……,急诊科在哪?急诊科在哪?"一个中年男子,刚从车后座上,拉出一个气喘吁吁的老人,一转身,又一俯身,便把那老人像背个孩子似的背在了脊背上。我看他那焦急的神情,分明是在向我问话。我走在他的前面,为他引路。左转右转,再左转右转,再右转左转,在几个楼的夹缝胡同里,转来转去,大约五六分钟,便来到了急诊科一楼。

急诊科,近2周来,比往常热闹多啦。车多,人多,担架多。偌大的大厅里,人声鼎沸,高的,低的担架车,坐的,卧的,躺的病人,老的,少的,发热的,喊救命的,排队,挂号,就诊,交费,买药,办住院的,做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整个地面,都挤满了人,难得找到一个空白处。

医生,护士,在新冠布下的天罗地网里,无一人能够幸免。纷纷倒下一批,换了一批又一批,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阳了个遍。还未等完全康复,生命的召唤,责任的担当,迫使他们,扯着沙哑的嗓音,拖着疲惫的身躯,以真诚守护天职,以生命守护生命,义无反顾地彻夜奋斗在抗疫救亡第一线。一个个岌岌可危的生命,带着希望而来,有幸运者,尚能命悬一线。有的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忙忙地走掉了。不分白昼黑夜,急诊科早已人满为患,简直是泛滥成灾了,成了生死存亡的重灾区。

一个年青的急诊科副主任,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滴水未进,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不停地向下滑落。可能他的内衣,早已湿透了吧?可他依然不知疲倦地在人群中跑来跑去。今天,他已经接诊了两百二十六个病人,可后面还有长长的队伍在跟进。医生,大多像魔鬼一样在玩命地工作,可还是应接不暇这越来越多的咳嗽发热病人。

我们同来的那位老人,因病重危急,走了绿色通道,办理好了住院手续,直接住进了急诊病房抢救室。她是幸运的,有的等了好几天,都等不到床位。

走出医院大门,仿佛逃出地狱一般,如释重负。大街上,人多了,车子也多起来了。行道树上,有的已经挂起了红灯笼。离春节的脚步,真是越来越近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不禁想起我的母亲来了。母亲和这医院,算来算去,大大小小,也有七八次的交集。

七年前的夏天,母亲不慎摔伤了右大腿骨,不能下地走路了,一家人都心急如焚。骨科陈主任,不惧怕老人九十九岁的高龄,看过我母亲的片子,胸有成竹地说:"换了股骨头,老人三天便能下地走路"。我们坚信陈主任的技术水平,当机立断,为母亲做了手术,换了股骨头,果真也如陈主任所言。

二年前的夏天,虽然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陆陆续续地暴发了大大小小的疫情,但我们这小城,一切依然太平,并没有真正受到疫情的威胁和影响。

不知什么原因,母亲,就是不想吃饭。精神差,懒于说话和走路。我们照例,像以前一样,把她送进医院。住了一周之后,查来查去,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的毛病,可能是她年老了吧?输了几天的液体,一切竟然都又恢复了正常,像个没病的人似的。

高大的病房楼,夏天外面热得像火窖,但病房里却凉快舒适,像个避暑的胜地。空旷的大厅,长长的走廊,绝壁的白,雅然的静。走廊,看过去,白光光的,亮堂堂的,空荡荡的,昼夜灯火通明。偶尔的,门口或走廊一角,也有几个闲聊的陪人,拉拉家常,解解愁闷。母亲,自己推着她的小推车,在病房走廊和大厅里,来来回回地走,一早一晚,大概能走三四里的路程。她成了那走廊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好多人,守在房门口,看她步履矫健的行走。羡慕她的健康快乐与长寿。

母亲,看到这里的房子干干净净,路平平整整。不象家里,到处是泥土路,车子颠颠簸簸的,不好走。她竟然莫名地爱上这里的环境了。和守门人天长日久成了朋友,且偷偷地告诉守门人说,不让我们要她出院。后来,我知道了,老人的这种想法。夏日病房空床多,在不影响科室收治病人的前提下,就满足了老人的心愿,一连住了两个多月。直到母亲自己想家了,我们才办理了出院。

再看看现在的病房。从乡村卫生室,到乡镇卫生院,再到县市级医院,乃至北上广深,各个医院处处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病房里,走廊里,大厅里,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病人。各家病房,都在优化组合,内科,外科,妇产科,都在收治各种各样新冠感染的患者。

一重门,二重门,三重门,四重门。从院外到院内,要依次通过一道道门坎,既便有幸通过了这几道门坎,依然要住在走廊里。走廊里,也是床挨床,人挤人,没有哪怕多余的一点空间。氧气瓶被紧紧地夹在两个床位中间。氧气瓶的接口,都被人为地用听诊器输液器,改造成了三通管,一瓶能同时满足两个人氧气吸入的需要,以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匮乏。

李老太,今年九十七岁了,在走廊已经住了三四天了,也未能有机会,挪到病房里去。她高热,憋喘的状态,实在是让人揪心。白肺的迅速扩大,出人意料的严重恶化。还未等天亮,家人来到,便早早地命归西天去了。像这样躺平的病人,医院一天不知要送走多少位。还有更多的农村老人,她们根本没条件,也没有机会,送医院救治,直接就病故在家里了。

据说,现在火葬场,二十四小时工作不间断。人活着要挨号,死了也要挨号,也要等两三个月后,才能体体面面地走。举办个仪式啥的。否则,只能是不明不白,糊里糊涂,家人听通知,直接去领骨灰盒子。

我家老娘,可能有通天之灵吧?还不等这新冠肆虐成灾,便早早地选定良辰吉日,在麦收季节,无声无息地走了。一切安祥自然。风风光光地和亲人告别,体体面面地和大地相拥而眠。

这个冬天,简直像一场强烈地死亡风暴,席卷全国各地各个角落,好多脆弱的枯木朽枝,青春杨柳,都折了去。千千万万条生命,像散落的花瓣,都回归于尘土。

生命,像江海横流,时而激起浪花朵朵,时而风平浪静。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漩涡里,人人自危,这光景,何时才是个尽头?

多少人渴望岁月的平安,多少人期盼生命的健康。愿疫情像风一样地来,也像风一样地去吧。且待明年春天,花开满小城的大街小巷。人来人往里,是欢声笑语,幸福快乐和吉祥安康。

我家乡的冬天作文200字,故乡的冬天200字作文

我家乡的冬天作文200字,故乡的冬天200字作文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2479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上午9:06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