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

赵洪钧医生,河北省威县人,中医医生。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师从马堪温研究员。1981年毕业,毕业论文为《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为副教授。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是赵洪钧准备的硕士论文,资料详实、论证清晰,堪称巨著。出版之后,很多学界人士认为虽然这是硕士论文,但质量远远超过了很多博士论文。该著作由于反响太大,被翻译为海内外九国语言,再版多次,有张赞臣姜春华杨医亚、马堪温等中医界名家的序。但是很可惜的是,赵洪钧本人以此巨著居然没有获得硕士学位。该事件震动了很多人,迄今为止也有不少中医界名流为之打抱不平。他的导师、朋友、中医科学院的领导一提此事,都扼腕叹息。要知道,通过硕士论文一般不是太难的,为什么学术涵养如此丰厚的赵洪钧就无法获得学位呢?

浅谈中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

左是张洪林,中间是赵洪钧,右是李振吉

原来,这与当年的时代大背景有关。

我们今天知道,中央对中医的指示精神是:“守正创新,用现代科技解读中医药,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只要这条道路坚定的走下去,就一定是“遁证派中医”。中西结合,中西互补,这条发展路线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拥护,不管是中医界还是现代医学界,都由衷的赞同这一指示精神,对中央做出的英明决策非常钦佩。但是如果把时间倒推回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社会舆论环境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今天我们提倡的是中西结合的路线,但是那时候的大气候是反对这样的主张的。而作为中医界的最高权威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在80年代勇敢的提出了“中西结合”的主张,立即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和抨击。

当年在衡阳召开了一场全国中医会议,在会议上绝大多数中医界高层人士对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张的中医要创新的发展方向和中西医结合路线提出了质疑。简单地说,就是中医界高层认为中医比现代医学要强,如果中西结合,就显得中医跌价。而中国中医研究院提出中西医结合路线,就让他们感到不快,认为这是拔高了现代医学。在他们这些保守人士看来,中医就得永远坚持阴阳五行的老传统才是最正宗的,不能与所谓的现代医学进行任何汇合。

浅谈中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领导眼光长远,据理力争,坚持中医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的走中西医结合的路线,开办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生班。他们这样的“离经叛道”,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招来了一些麻烦。很多中医高层人士,如中医老专家、学位委员会委员等人对时任院长的季钟朴和王恩厚书记非常不满。因为季钟朴和王恩厚都比较重视中西医结合。

而赵洪钧是该研究院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毕业论文又是研究近代中西医之争,这为他无法获得硕士学位埋下了麻烦。他的这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纯粹就是学术著作,是反应了客观历史事实,并没有涉及“中西医结合”的主张。但是在保守人士看来,写这样的题材就是不对的。因为他们要努力营造出“中医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质疑过”的假象,而《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指出中医在历史上被质疑过,显然让他们深感不快。而王恩厚书记非常器重赵洪钧,特意请他给院部科以上领导们专门做了一次很有影响但不合时宜的学术报告,自然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部分中医人士方面引来一些反作用力。因为这种演讲在保守人士看来,就是一种“我就要走中西界结合路线”的宣传和鼓动。这让他们非常的恼火。而被王恩厚书记器重的赵洪钧,就得承担这股怒火。正因为赵洪钧不合时宜的论文,加上不合时宜的演讲,他的硕士答辩一直无法通过。

按照中医名家张洪林和余万春教授等同情者的说法——“简言之,乃非学术因素影响了洪钧兄获得硕士学位!尽管,有的答辩委员当时就表态,授予洪钧兄博士学位都不为过。而王恩厚书记不久就离职了。”“别说一个硕士,两个博士都够。”

由于没有获得研究生学位,也影响了赵洪钧日后的职称晋升,所以一直到退休都仅是副教授。按照他的学术水平,本应该早就评上正教授、博士生导师。殊为可惜!

假设他当年没有选择中西医比较的课题,或者晚生二十年,那他的别说拿个硕士手到擒来,而且早就获得博士学位了。这是他的不适时宜。

幸运的是,我们今天终于走上了中西界结合的发展之路,一批又一批中医人借用现代医学获得了“升维”。中西医结合给人类造成的宝贵财富,就是屠呦呦研究员凭借青蒿素斩获诺贝尔奖!而中医界也完全接受了双盲的理念,比如我们从中国中医管理局的统计数据中得知,中国拥有中医研究人员几万名,他们都完全接受了双盲的概念。

浅谈中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

屠呦呦研究员

知网的不完全统计:“中药FD***”相关研究论文有8238篇;“中药双盲”的相关研究论文有10227篇;仅仅硕、博论文就超过5000篇!这些都是涉及到双盲的中医学论文。

连花清瘟也已经在积极、全面地寻求通过双盲实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可见双盲的概念在中医界已经深入人心,牢不可破!如今中医界的一线科研人员,包括权威科学家,都对双盲理念赞不绝口。

实在是感谢中央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中西医结合”的路线,让2000年的中医再次焕发了青春,挖掘出一大批宝贵的中医古方,中医的临床经验得到了重视,中西医互补,携手合作,为人类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前人艰辛,后人享福。只要我们坚定的把这条路走下去,我相信,中国的未来还会出现第二、第三个屠呦呦!


作者:怀疑探索者

注:35年后,在同班研究生老同学们共同努力下,以及时任院长张伯礼院士的关注下,赵洪钧得到了应得的学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598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