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篇)在2023年政协系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汇编

在2023年政协系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汇编(18篇)

XX市政协高质量推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意见建议迅速得到采纳落实

  “今年上半年,我们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干得很出色,为大家点赞!”8月7日,XX市政协主席陈绍荣在传达学习全国政协办公厅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精神时,对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为推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质增效,XX市政协积极加强谋划组织,出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联络员和特邀信息员两支队伍;建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年度目标任务清单,明确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每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至少1条,市本级采编信息不少于20条,报送省政协争取被采用5条以上;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公开通报表扬获得上级政协采用和本级党委政府批示的社情民意信息,定期对参与度低的委员进行集中谈话、点名通报,提高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积极性。

  “喜报喜报!XXX委员的社情民意信息《一句‘老师好’期盼回应》获得省政协采用。”XX市政协委员微信群内,一条配上祝贺动态图片的信息连续滚动发送了3次,引起委员们的关注喝彩。截至7月底,市政协办公室累计收到社情民意信息251条,其中市本级采编16条,市委、市政府领导对15条信息作出签批,并转发市级相关部门采纳落实;报送省政协15条,其中4条得到采用并报送全国政协,各项数据较2022年均有提升。

  社情民意信息《开通车辆交强险免费查询平台》,针对全国广大车主无法免费查询自己车辆交强险到期情况的问题,提出整合国内各保险公司信息资源,构建免费的交强险信息综合查询平台,便于规范行业发展和群众查询等建议。省政协予以采用,并报送全国政协。

  7月上旬,XX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火灾事件发生以后,市政协针对XX古城部分消防设施损毁的现状,迅速向市委、市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强古城消防设施管护的建议》,提出及时维修和更新损毁的消防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古城消防设施管护。该信息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时签批,相关建议迅速得到采纳落实。

  “下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多出成绩,切实提升社情民意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XXX说。

XX镇:社情民意搭上基层立法“直通车”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去年以来,德安县XX镇人大积极探索新时代民主立法新实践,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工作站融合打造,以基层立法“直通车”,跑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加速度”。

  民意“直通车”开进小社区,在“街谈巷议”中突出人大工作“烟火气”。“广场公园一到晚上就有广场舞‘炸街’,我们住在周边的人都休息不好,希望公安、城管等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相关规定。”“小区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现象比较严重,希望有关部门立法能尽快出台具体举措。”这些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正一条条地列在曾家洼社区立法联系点的“群众需求单”里。

  2022年,XX镇在曾家洼社区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处,向其他村(社区)延伸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11处,共联系部门单位100余家、人大代表9人。信息采集员深入大街小巷,真实抓取居民衣食住行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记录“群众点单”70余条并报送相关部门,推动民生热点成为地方立法考量的重要线索。

  打造“1+3+N”立法“热点”,集思广益为“红头文件”提意见。“作为咱们镇里的种粮大户,没有比你更懂种地里头的弯弯绕绕的了,所以我们专程来问问你有什么想法。”“余站长,凭你这三十多年的农技经验,一定能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今年6月,省农业农村厅起草了《XX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从线上联系到线下走访,再到生动热闹的意见征求座谈会,XX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第一时间发动“民间热点”力量,邀请专家、种粮大户和农民代表对该草案提出意见建议,仅用三天便完成了18条意见建议的收集。

  立法需以民意为先,寻达者为师。XX镇创新构建“1+3+N”立法队伍,即一个专家库、“两代表一委员”,与N位关心法律事业发展的广大群众。积极吸纳专业人员,发展壮大立法队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作为一名立法咨询专家,我经常应邀到立法联系点开展法律法规专业解读,为百姓全力做好法律服务和指引工作。”立法咨询专家、XX君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奇表示,自己将不负使命,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更好的专业支撑。

  立法普法同发力,让“法言法语”转为接地气的“本地乡音”。“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其实大家平常在一些家暴题材的影视剧里可能听说过……”在《XX省人大监司委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决议(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律师正条分缕析地向群众解释条文背后的含义。

  今年以来,XX镇人大积极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共邀请专家前往立法联系点开展法律课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法律法规专业解读会10场,将平时佶屈聱牙的“法言法语”用生动的例子与接地气的表达呈现给居民群众。举办人大代表进法院、人大代表进检察院等活动4场,让人大代表更加深入参与到协助开展立法调研、法律法规执行监督等工作中去。

  “以前觉得立法特别‘高大上’,有些法律条文都听不大懂,和我们没什么关系。现在我听了好几场法律宣讲,参与过一次意见征集,发现立法反映到生活里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市民徐XX深有感触。

打开“民意窗”,架好“连心桥” ——XX市政协社情民意工作成效显著

  社情民意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政协不断创新察民情、聚民智的工作机制,组建了社情民意联络站,优化社情民意联络员队伍,高质量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开展各项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工作成效显著。

  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强化保障激发活力

  我市政协始终把创新工作举措、健全工作机制作为社情民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全力打造工作亮点。一是创新建立社情民意联络站。成立了由界别、联络组和委员个人牵头,在镇、社区、专业领域设立了7家社情民意联络站。每个联络站,除精选的社情民意联络员外,还吸收了部分热心社情民意工作、有较广政策知晓面并具备较强文字功底的省、市、县政协委员参与,以组团的形式开展履职,改变了以往委员或联络员个人力量单薄、欠缺团队合作的现状,成为了群众身边的重要窗口和“触角”。二是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建立了由提案委总协调,各政协领导、各专委会对口联系制度,定期参加联络站活动,做好日常工作指导;出台了《社情民意联络员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规则和要求》以及《联络站评比表彰办法》等文件,明确各项工作要求,每年年底组织对联络员、联络站考核评优;适时对工作岗位变化、履职不到位的联络员进行调整,强化联络员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为提高社情民意联络员履职能力,换届以来,我市政协将其纳入政协委员培训进行统筹安排,目前为止,已连续两年开展了外出集中培训学习。同时,在社情民意联络站建设上也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以保障相关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从而有效激发了各联络员、联络站的履职活力。

  深入调研精准反映 多篇信息获得批示

  如何推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必须要扣住质量这个环节。为使刊发的社情民意有深度、有价值,我市政协按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要求各联络站务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以精准反映民意。同时推出“三审二核”的报送审批机制,即对社情民意信息实行联络站负责人初审、所联系的专委会再审、社情民意服务中心终审,并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问题的核实及建议的可行性核查,信息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市政协共收到以社情民意形式提交的信息110篇,向本级党委政府编发了社情民意专刊12期,获得XX市委书记批示4期,市长批示1期,相关建议快速得到了落实;报送给金华政协46篇,被金华政协采用了28篇,被省政协采用了1篇。

  在得到市委书记、市长批示的专刊中,如《关于合理处置丽州南路有机更新区块的空调外机格栅的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纳建议,将有机更新区块中的共335个空调外机格栅回收利用,移装到东永二线外立面整治等工程中,有效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关于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的建议》,现已在主要河道、水库等溺水事件易发处安装“一圈一杆一绳”救生设施120套,并加大了重点水域、重要时段的巡查力度和密度,紧密织实防溺水工作网。另外,《关于加快推进“一厂多租”消防安全整治的建议》《点燃城市烟火气,提供就业新机会》等社情民意,相关部门也积极采纳落实,有效助推了城市发展,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另外,我市政协还设立了社情民意反馈落实的闭环机制,社情民意专刊报送到相关单位办理后,我们将根据办理情况适时开展跟踪督办,以促进所提建议落到实处。

  依托特色丰富活动 提升履职为民温度

  近年来,我市政协不断拓展社情民意工作的内涵外延,不仅深入调研,反映民意,切实为群众解决民生问题外,还依托各社情民意联络站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暖民心惠民生的活动,践行“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政协履职温度。

  “日善”社情民意联络站负责人是我市“日行一善”公益协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今年以来,该站持续开展了4次助老志愿活动,服务了100余名老人。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足浴等服务,为失智老人免费发放定位器等等,足迹遍及西溪镇、象珠镇、唐先镇等地,用真情真心温暖了老人们的心田。

  “亲青直通车”社情民意联络站负责人是青联界别组组长,“龙川”社情民意联络站负责人是我市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为满足老百姓对省城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在他们的牵头下,今年5月,两家联络站组织了22家省市级医院近50名XX籍医护专家来永开展爱心义诊活动。义诊现场,专家们仔细询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并耐心答疑解惑,问诊人数多达1200余人。

  另外,“点滴民生”社情民意联络站、古山镇前黄村社情民意联络站、总部中心社情民意联络站、“聚力”社情民意联络站都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开展助学送教、为环卫工人送清凉、消防安全宣传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提升民生温度,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

关于大力扶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等专精特新企业迅猛发展。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创成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镇江市专精特新企业19家。这些企业对我市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盘活金融资产、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但整体而言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投融资平台不够健全。企业创新投资大,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前期投入大且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虽然有“荣誉光环”但难以对金融机构产生吸引力,缺乏妥善渠道获取资金支持。

  二是产业链联动尚未形成。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我市对“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的发展,缺乏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联动布局规划,缺少主导产业链条带动供应链条发展的具体思路和路径,无法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

  三是数字化赋能还不充分。缺少“专精特新”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大数据中心,缺少覆盖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工商信息、企业信用、司法文书、企业资质、政策法规等多维度动态数据,无法获取动态科创数据分析报告、行业趋势报告和相关指数分析。

  对此建议:

  一是分类给予政策帮扶,厚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沃土”。按照民营企业成长链条规律,建立企业档案,对不同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扶持政策。对初创期的创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政府可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对成长期的“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政府可引入适合其发展的私募基金支持其高质量发展。对成熟期的隐形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则可引导其承担一些国家级和省市级的科技计划课题,并引进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开展投贷工作。

  二是完善融资服务体系,注入专精特新企业“资金活水”。对适合长期投资的隐形冠军企业积极投资,对适合短期融资的独角兽企业有效放贷,完善担保体系。一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确定核心企业和供应方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以供应方企业提供给核心企业的仓单和存单作质押,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建立由财政牵头(出资占比20%)、核心企业推进(出资占比40%)、供应方企业补充(出资占比40%)的“资金池”担保模式,当接收贷款及投资的两类企业无力还款时,及时运用基金偿还。

  三是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千帆竞发”。推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联动发展,支持核心企业做大做强。出台激励政策,通过扩大投资、并购重组或产业聚集等方式,实现“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培育出一批具有显著优势的产业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上下供应方企业固链、强链、延链、补链,形成创新链共享、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动、产业链协作的联动发展格局。

  四是构建专业数字平台,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最强大脑”。建立“专精特新”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动态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科学发掘、培养、管理、指导和监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据源应汇总提取政府、协会、电商等实时动态的公开数据,也可对接工信、统计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清洗、加工,提供持续、实时的数据支持,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关于多维度合力根除缅北跨境诈骗的建议
  近日,自媒体上曝光一起安徽4名大学生因找工作被骗去缅北的事件登上话题热搜。近年来,缅北诈骗给国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降低了东南亚地区国际口碑,威胁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数十万人被缅北诈骗团伙骗走数百亿元人民币,损失重大,影响恶劣。早在2021年9月,中国官方明确,滞留缅北地区拒不回国的人,一律依法注销户口,子女教育、补助受限等,如此严厉的政治手段足以说明危害严重程度,亟待引起重视。

  一、现状分析

  缅北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历史上,是中国云南移民的主要汇聚地,据保守统计,华人达到了100万人。中缅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出入境监管较难,偷渡情况比较普遍,缅甸以及缅北特区政府的“有边不防”和中国政府的“有边难防”的现实共同造就了中缅两国边境管理复杂、诈骗犯罪众多的现实图景。据不完全统计,缅北地区现在有超过10万人在从事电信诈骗,基本都是华人。缅北诈骗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通过网络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高薪诱惑国内的年轻人前往缅北工作,实际上却是让他们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这些年轻人一旦到达缅北,就会被剥夺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等财物,被软禁在写字楼或者别墅里,被迫每天对着电脑或者电话进行诈骗。如果不愿意合作或者业绩不佳,就会遭到殴打、水牢、剁手指等酷刑。有些人甚至被活埋或者枪决。二是通过社交平台或者交友网站,伪装成富有、成功、温柔的恋人,与国内的单身女性进行网恋,然后引导她们在指定的网站上进行投资或者赌博,等到她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后,恋人和网站就会一起消失。这种诈骗被称为“杀猪盘”,因为骗子会先“养猪”,即培养受害者的感情和信任,再“杀猪”,即榨干受害者的财富。据公安部去年4月披露,仅2021年就从境外教育劝返涉诈人员21万人,抓获从东南亚相关国家回流的诈骗嫌疑人3.6万名,深挖破案1.5万起,打掉非法出境团伙1.2万个,抓获偷渡犯罪嫌疑人5.1万名。

  二、存在问题

  (一)缅北政治上处于真空管理状态。缅北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地处边陲,先天不足、深度贫困,社会、经济、政治呈现出明显的“迟发展”。缅北掸邦四特区在《彬龙协议》大框架下,施行特区民族自治制度,缅甸政府近乎失去对缅北民族地区的控制权,加之缺乏有效的政府进行法治化管理和治安防范机制,缅北民族地区的跨境诈骗犯罪甚嚣尘上。甚至缅北政府已经将电信诈骗视为当地的一种新兴产业,并称为网络经济,不但不予以打击,反而愿意充当保护伞,为其通风报信、提供武装掩护。

  (二)国际法律上缺乏有效衔接。中国与缅北地方对跨境诈骗治理的合作协议层次低、内容有限,使双方的合作资源并未得到良好整合。据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数据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7月,我国共计与69个国家签订有民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双边条约;其中,与39个国家签订了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与65个国家签订了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但与缅甸政府并未签订,部分犯罪分子选择该国实施诈骗犯罪,而缅北民族地区更是各类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和逃亡的大本营。中国目前无法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通过国家层面进行刑事司法方面的合作,中国公安机关在该地区也无执法权,无法启动侦查程序,进行联合侦查或办理搜查令必须借助于国际刑警组织渠道进行,给此类案件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网络管控上存在技术难题。跨境电信诈骗发展迅速、手段翻新、花样繁多,与网络技术的迭代以及作为媒介的传递速度快关系甚密。调研显示,缅北网络诈骗主要依靠的是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也随处可见。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中,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被告人最多,占比达37.21%。此外,缅北民族地区跨境犯罪分子会使用网络语音物联技术(VOIP)进行改号操作,将境外的来电号码段更改为政府、银行、公安、法律检查机关等权威部门的公开电话,增加了犯罪过程的真实性。同时,VOIP业务存在运营商、国家层级监管、侦查环节缺位、滞后导致很多诈骗行为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相关建议

  (一)加大合作治理,构建国家、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模式。一是构建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提高合作打击层次,完善合作打击内容,展开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合作会晤机制,如与跨境诈骗相关的反恐、禁毒、枪支贩卖、人口拐卖、缉捕跨国逃犯、偷渡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合作。二是发挥民间组织联防联控作用。调动中国边境民族地区群众的积极性,动员其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建立中缅民间反诈骗联合会,并辅之以奖励机制,对发现外来可疑人员并及时上报的经查证属实的信息进行奖励。三是加大协同打击力度。强化对腾讯、京东、百度、360、华为等在内的互联网、通信科技企业的指导与监管,赋予其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发挥其科技水平、大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平台等优势,协助警方打击缅北民族地区跨境网络诈骗犯罪。

  (二)加大技术治理,开展“两卡一信”分类治理。一是深化银行卡治理。加强监管境外银行卡账户操作,尤其要重视对司法部门提供的银行卡账号黑名单进行甄别与限制。加强技术层面的升级和监管,如***I人脸识别支付技术的使用,银行业应当有更为慎重和成熟的运行规则,特别在通过***TM取款时,必须与银行卡账户身份ID的照片相吻合。二是深化电话卡治理。完善电话卡实名制,做到卡户一致,精准识别。对于使用网络语音物联技术接入的跨境电话,可设置境外电话接入提醒。对于租用电信运营商服务器、私自转包电信服务的个人与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甄别,防患于未然。三是深化个人信息治理。对违法出售、信息泄露给诈骗团伙的个体、集体追究责任,并连带列入个人诚信体系黑名单;要对于新兴社交媒介相关软件所传递的个体信息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实名制。

  (三)加大大数据治理,搭建跨国共享平台机制。公安部与缅甸等国联合成立国际跨境诈骗治理中心,明确职责(国际跨境诈骗治理中心具体功能包括:设置所有登记国家应该遵守的普遍标准、接受跨境诈骗报案、分析和掌握跨境诈骗犯罪分子成员知识系统、针对跨境诈骗进行分析预测、解决国家之间领导责任的争执、提供跨境诈骗治理的培训与教育、警示跨境诈骗风险、设置跨境国家诈骗危险等级提醒、设立经费支持与基金),开展常态化合作,提供跨境诈骗科研经费支持,全方位解决治理跨境诈骗问题。

关于发展会展经济的建议
  会展经济是伴随现代会展业发展而形成的新经济增长点,因其强大的经济功能、品牌效应、产业带动作用,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据专家测算,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其产业带动作用愈发被各级党委政府重视。

  我省高度重视会展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会展相关企业达两万多家,陕西特别是西安会展经济规模和水平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近年来,XX举全市之力打造康养之都,策划了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秦岭生态旅游节、木耳文化节、丹凤红酒节、洛南音乐节、尾矿经济论坛等活动,会展经济有所发展,但总体规模较小、节庆活动数量较少、场馆设施相对落后、会展企业发展滞后,会展经济发展和提升的空间较大。

  我市紧邻西安,处于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发展会展经济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出台《XX市加快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我市会展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建立全市会展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商务、文旅、发改、财政、工信、农业、交通、供销等部门共同参与,专题研究全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困难和问题。参照外地市做法,设立会展业专项资金,明确扶持方向,奖励重大品牌展会、市场主体,引导培育专业展会及相关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二是培育特色会展经济。围绕我市区域、产业特色和城乡消费潜能,突出”秦岭、气候、绿色、生态、金属、非金属、农特产、水源地、先秦文化、秦楚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质元素,重点策划和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具有XX地域特色的会展项目,形成秦岭绿色生态会展产业特色。同时,在7县区开展”一城一展””一产一会”,支持鼓励各县区、园区聚焦主导产业,策划组织会展项目,培育1-2个专业型会展总部,逐步扩大XX会展经济规模。

  三是推进会展品牌建设。要支持尽快恢复举办”中国核桃节”,扩大XX核桃之都的影响力;围绕”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策划全国性的养老、康养、医养结合等产业高峰论坛和会议;支持现有秦岭生态旅游节、环秦岭自行车赛、柞水木耳文化节、丹凤红酒节、洛南音乐节、尾矿经济论坛等会展项目扩大规模,创新组展、服务、运营等模式,加大媒体、社会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推动提升展会影响力。鼓励本土展会通过申请注册商标保护、通过国际认证等提升展会的影响力和品牌优势。鼓励各县区和各部门引入全国峰会、高端论坛等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会议活动入驻XX,以会招商、以商招商,拓展投资吸引、贸易合作平台功能。

  四是促进会展市场主体发展。支持和鼓励各县区新建或提升改造专业性会展场馆,合理布局建设商务、旅游、住宿、餐饮、娱乐、停车等服务配套设施,满足参展商、专业观众等各类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健全壮大场馆运营、组展组会、设计搭建、主场服务等上下游全产业链会展市场主体,明确节庆会展产业链”链主”企业。探索多种方式培育和做大做强会展企业,发挥会展行业国有企业优势,在会展场馆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承办重大会展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推动”会展+”持续发展。深度对接我市3+N产业链,以链为媒,搭建相关产业经贸交流会展平台,积极谋划和培育与产业链条契合度高、标识度强的本土展会项目。引导重点展会与论坛、推介、演艺、赛事、文化创意等相关活动融合,增强与产业招商、旅游消费的协同发展,提升展会综合效应,逐步构建多元化、宽领域、高层次的会展产业链。以品牌展会为龙头,加快推进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等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展会、赛事、节庆等活动与招商引资、论坛、推介会协同发展。

关于规范共享电动助力车使用和管理的建议
  民建XX市委办公室主任XXX反映,共享电动助力车是市民低碳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各类共享电动助力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成为反映城市文明状况的重要载体。据调查,我市共享电动助力车经过几年来粗放式发展,其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车辆运营商、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社会各方面重视并寻求有效解决途径。

  1.车辆日常安全问题。车辆经长期使用后,出现车龙头方向偏移、车铃损坏、刹车不灵、链条垮掉、车座破损、头盔破损等情况,后续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勉强使用,导致骑行中不能正常走直线,车铃不响导致行人避让不及时、紧急情况下刹不住车、垮掉的链条钩挂外物、破损头盔不能有效保护、破损车座硌人等情况。此外,系绳类安全头盔绳子过短,强行戴上骑行者如戴着紧箍咒,绷直的系绳遮挡视线,骑行安全系数降低。

  2.车辆运营商日常运行、管理机制问题。以上车辆日常安全问题在凸显相关车辆运营商服务意识不强和服务能力不足的同时,还反映出车辆日常运行和管理机制的问题:一是人员投入不足。日常投放及收集车辆的人员、批次少,重点区域投放频率跟不上,车辆散落各处,不能及时收回。二是员工职业素养不高。日常换电池人员只管给车辆换电池,不管车辆停车入位,哪怕距离停车区位一米远的车辆换完电池后也没有顺手归至停车区,车身被他人乱贴小广告、头盔邋遢和需要清洗车身的共享电动助力车时有发现,重视解决不够。三是同一车辆运营商因不同地域运行和管理机制各不相同,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差别大,不能提供全国统一标准的运营模式。四是没有将政府部门和创文机制的管理监督作为提升质量的有效方式,参与和配合地方创文积极性不够,与创文机制沟通不顺畅,被动应付创文活动较多。

  3.共享电动助力车相关规范和协调关系的法律问题。20XX年发布的《共享电动助力车通用技术规范》《共享电动助力车运营服务规范》《共享电动助力车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电动助力车公共充电场站建设规范》,以及后续若干规范至今未作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关于安全头盔的配备技术要求和使用标准还未明确,新场景所需要的新规范还未制订;围绕共享电动自行车,不少城市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但对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的权责各地探索实践出台的办法规则各不相同,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界定略显不足;所有规范、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在具体实践和执行过程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得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

  1.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司法体系加强引导、管理工作。发挥政府及管理部门、司法体系统筹协调作用,政府部门、共享电动助力车运营商共同增强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建议在国家层面,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掌握基本情况,引导头部企业进一步探索制订完善标准规范(含头盔配备和使用规范)、运营模式;明确有关政策,规范资本行为,引导行业合理竞争,良性发展。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创文机制、司法体系在管理实践中,引导创新,尊重首创,适时完善地方相关法规办法规则,总结经验供上级参考,共同推动形成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

  2.共享电动助力车运营商强化内部规范管理。运营商平衡成本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合理配备车辆收集投放、换电池、维修、市容市貌管控等系列人员,既控制成本,又确保服务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杜绝地域差异化歧视性服务,形成更高层级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培育识别度高的品牌服务。积极对接和接受政府及管理部门、司法体系的引导和管理。

  3.尽快解决当前共享电动助力车安全问题。市、县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创文机制和车辆运营商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对车龙头方向偏移、车铃损坏、刹车不灵、链条垮掉、车座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7729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23日
下一篇 2023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