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党课讲稿: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体系性

主题党日党课讲稿: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体系性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xx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部分强调“体系”建设,体现***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逐步形成完备统一的整体性制度框架。***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具有体系性的党建理论体系,它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逐步形成科学周延的理论体系的,其体系性体现在:遵循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与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时代主题的统一、建构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与注重体系内容逻辑自洽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学思用贯通知信行融合的统一。
    一、遵循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与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时代主题的统一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规律
    观察***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必须厘清三个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及执政路径的理论奠基;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认识的深化;执政的共产党自身建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这三条基本线索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搞好党的建设、为了谁搞好党的建设、怎样搞好党的建设”理念的逐步发展与成熟。探究共产党从科学社会主义发轫到21世纪人类历史发展中政党治理国家普遍性的认识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中国共产党使命与担当的时代要求,这是***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中党的建设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如何搞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虽未有非常明晰的论述,但他们从共产党的阶级属性进行了明确的阐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诞生xxx多年来,这一阶级属性始终规范着共产党人的理论、实践与行动。对于理论指导,他们认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共产党人执政的纲领与路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同时,“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进而达到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无产阶级政党需要理论武装、共产党掌握政权要时刻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主要任务,共产党的性质、纲领是党公开的旗帜的基本原理,并赋予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内涵和特征。
    列宁对于共产党的思想指导、执政党的任务、执政党的领导都有论述。他首次提出“执政党”的概念,“作为执政党的社会革命党人(资产阶级革命党,笔者注)和孟什维克,已经在乌克兰问题上遭到了失败”。在指导思想上,他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十月革命成功以后,对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他指出,“现在成为俄国执政党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发展特别明显地表明,我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历史转折,这一转折构成目前政治局势的特点,要求苏维埃政权确定新的方针,就是说,以新的方式提出新的任务”。这是革命党在执政以后面临新的形势提出的新的方针和任务,“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学说,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要思想基础。
    2.中国共产党对党建体系构建的认识与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过程,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国执政,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的认知亦不相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较早注意到党的领导的是李大钊同志,他在19xx年x月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时谈到,“我们的策略是掌握工人运动的领导权,以使其成为革命的先锋队”。19xx年x月中共四大召开时,党明确提到了领导权问题,“领导本党在国民党及国民运动中的活动,使本党日渐与实际政治生活接近而有可以领导中国国民运动之趋势”。毛泽东同志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和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对领导国民革命,他指出,“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这个战争的最自觉的领导者。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没有消沉和气馁,而是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领导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若干省的边界建立根据地。19xx年xx月,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雏形的中央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先河,19xx年x月,陕甘宁边区成立,到解放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xx块革命根据地,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执政积累了实践经验。19xx年xx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称为“伟大的工程”,并把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起并称为“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权问题、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建党、治党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局部执政时期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对制度建设,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中指出,要“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纠正盲动的行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重困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使之成为支撑社会主义国家的“四梁八柱”。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正是在党的正确思想的引导下,才使社会主义的蓝图变为现实。在如何领导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走了一段时期的弯路,“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党内法规制度的认识上,19xx年x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有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特别是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党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这些都是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的,是我们的党规党法”。这是对以党内制度规范党内生活的较早认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认识,执政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理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三步走”战略逐渐变为现实,使党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得到丰富和发展。19xx年x月,在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发表后,我们党对党内法规制度重要性体系性的认识更加深入。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在民主集中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的培养选拔等方面进一步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形成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所要求的新机制新规范。”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更加深入、执政主题更加清醒和理性,在治国理政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依规治党、思想治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党的领导制度、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等方面全面展开: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等x个方面的重要制度体系;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3.执政的共产党自身建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伴随着党的自身建设史,从苏联共产党、东欧国家共产党到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实践,从党的领导到党的建设,从思想建设到制度建设,有其普遍规律,不同国家党的建设也呈现其特殊性。
    从普遍性来看,共产党夺取政权与执掌政权,是基于深刻的历史背景,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执掌政权后,共产党要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执政的根基,党的执政才能持久;背离或放弃党的领导、忽视或削弱党的建设、脱离人民群众,党就有可能丢掉政权,发生亡党亡国的悲剧。从近现代历史的“大历史观”中考察共产党执政的规律,通过先进思想的武装、革命的运动、取得政权并坚持不懈地加强党自身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从特殊性来看,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科学分析,一般要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进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但某些比较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这个预言在俄国得到了实现。历史阶段“跃升”的特殊性体现在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责任上,就要求共产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勇于和敢于承担历史任务。xx世纪xx年代末xx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改向,就是因为在历史的发展中未能把握住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性特别是党的建设的规律性,未能在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原理中把握特殊性,致使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逐渐建设成为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发展中大国,是共产党执政国家适应时代潮流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光辉典范。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主题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9185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6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