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对这一论述的积极回应,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与思政课程实现有机协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要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找寻课程思政有效建设的着力点,从而推动各类课程打好组合拳,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困境
    1.课程与思政关系不洽、不融、不明的困境。课程思政的课程是根据大学生培养方案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选择和开设的,具体的课程都具有本身的教学价值和学术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有成型的教学大纲和业已规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必须基于具体课程的学术定位、教学大纲和知识结构,并通过内在深入挖掘、外在有机嵌入等方式来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然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以下困境:第一,存在对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结构、学术定位等方面的忽视,而强行外在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元素,导致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够融洽。第二,忽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来挖掘具体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而是在教学设计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简单列在教学目标中,并没有真正实现二者的深度结合、有机嵌入。第三,忽视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关系,依然注重从具体课程的教学思路来开展课程思政,不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做到具体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不高。
    2.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不新、不专、不实的困境。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师生之间有机互动的主体性活动,并非任课教师单向度地去实施“思政+课程”的活动,因此,大学生和教师均是课堂的主体,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促使大学生积极融入课程教学,做到教与学的结合。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表现在:第一,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转变思维,形成新的方法,但是在具体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及思政价值目标,没有形成有利于或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的教学方法。第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讲授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显性和隐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有机嵌入,而部分教师尚未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式方法,并没有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做引导、作比较、树典型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取自己固有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法的运用。第三,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大学生专业课程知识以外,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也要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知识、领悟价值要领和提升思想理论水平,不断谋求进步。而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尚未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需求,并未采用有效方法来促使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
3.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不全、不深、不合的困境。无论是具体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思政建设,都需要坚持内容为王,课程思政建设如果内容缺乏或内容不准确,将会使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大打折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指出内容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方面。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具体体现在:第一,内容不够全面。具体课程尚未围绕教育部要求来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是根据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作为一种补充,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较少且不全面,这往往是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不熟悉、不重视导致的。第二,内容不够深刻。具体课程尚未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传递、讲解、说理、解释均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尚未深入探析,导致思政教育内容传递不深刻。第三,内容不够契合。任课教师尝试从课程本身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往往与教学环节匹配度不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9562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