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评论汇编(37篇)(20230919-1016)

党建评论汇编(37篇)
(20230919-1016)
目录

1.“第二个结合”是深刻的“化学反应” 4
2.“两山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 8
3.把握理论学习的三重境界 11
4.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 14
5.答好主题教育“高分卷” 22
6.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25
7.第二批主题教育要“一竿到底” 29
8.奋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 32
9.共建“一带一路”:以贸易畅通打开经贸合作新空间 35
10.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39
11.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 43
12.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获得创新发展新动力 46
13.坚定文化自信 涵养文明根脉 48
14.坚守好理论创新的“魂脉”与“根脉” 53
15.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 57
16.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提三度”“下三功” 60
17.考准察实干部的“软伤” 63
18.科学治水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5
19.领导干部提升实践能力要做到“五个必须” 69
20.年轻干部要增强见微知著能力 85
21.让“敢为”成为干部鲜明特质 90
22.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 94
23.释放思想解放能量 97
24.守“廉关”,过“双节” 99
25.通过“绿色亚运”领略中国式现代化 102
26.***文化思想首次提出,有何深刻内涵 108
27.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116
28.学深悟透新时代党内“共同语言” 124
29.亚运盛会与新时代杭州的“双向奔赴” 128
30.以“实”为要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131
31.以党章为镜,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134
32.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1
33.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164
34.在坚守节点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167
35.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 170
36.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底色 176
37.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 181

“第二个结合”是深刻的“化学反应”

    2023年6月2日,***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物理反应指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化学反应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判断一个反应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比喻为“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简单易懂又含义深邃,强调“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
    “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必然意味着结合的两大主体在极为深刻的创造与结合中取长补短、实现超越。这种意义上的“结合”不能是简单数量叠加的“物理反应”,而是经过一次次碰撞、互动、会通而实现螺旋式上升后的血肉相连、水乳交融,乃至基因重组,这实际上属于极为复杂而深入的“化学反应”,否则不能称之为“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深刻把握和实现“化学反应”,大致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深谙产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条件。回顾人类文明史,一种外来文化能够在另一个文明体内获得较快发展,与既有本土文化互相融通,必然具备如下因素:第一,该文化自身必须是一种优质文化,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对话能力;第二,与外来文化相接触的本土文化亟待更新和转型,且只靠内在力量短期无法实现自我更新;第三,该外来文化介入的方式,绝非替代或消灭本土文化,而是采取融合的模式,在保存本土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宝贵元素的同时,实现深层次和高层次的本土化转换。本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外来文化的民族化转换是一个同时发生、相向而行的同步过程。具体到“第二个结合”,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其次,要明确“化学反应”的实质过程。“第二个结合”既然是深刻的“化学反应”,它必然要经历一个极为繁复多变的历程,但并非无规律可循。按照文明交融的一般情形,本土化往往是外来文化于异质文化氛围中经过长时段全局性的融通、结合以至同化后重新获得一种带有深刻本土烙印的新形态。比如来自古印度的佛学,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长达近千年的融合后,化入中华文明的肌体之内。如今在中国人口中或笔下时常出现的诸如“真理”“报应”“孽障”等词汇,都是源自于佛典,可见已达到日用而不觉的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亦复如此,其通过层层深入融合,最终渐入佳境,实现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展开讲,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先是载体的中国化,即通过传媒、书籍、物质与人的传播和发展;接着是符号的中国化,即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经过了解中华文明的学者的翻译与解说,形成便于国人理解的版本;再次是阐释的中国化,即本土的学者使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符合中国思维方式、现实需求和文化习惯的解释与研究;最后是实践的“中国化”,即运用已经初步或达到某种程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去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所遭遇的实际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越使用越结合,持续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形成了丰富系统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
    如此循环往复、不懈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惟其如此,“第二个结合”这一“化学反应”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

“两山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
?
    ***生态文明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当代中国具体情况,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生态文明思想正是继承并运用这一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为中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点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说明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有所偏废。一味追求发展经济就会陷入资本主义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子,严重威胁到生态平衡;过分强调环境保护则是因噎废食,假如生产力陷入停滞状态就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生态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
    重点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矛盾之间也表现为双方的对立冲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发强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保护环境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生态环境决定自然资源的供给数量与再生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理念,正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摒弃过去单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衡量标准的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考量之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特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任何矛盾的双方其实是内在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自然界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为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条件,例如自然界的煤炭、石油都是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二是“绿水青山”可以直接转化为“金山银山”,最典型的就是旅游业,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从而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传统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逐渐乏力,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了关键,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也愈发凸显。
    “两山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也为世界生态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两山论”对矛盾论的运用也提示我们在处理生态问题上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又要在此基础上立足实践灵活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
    

把握理论学习的三重境界

    理论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决不能有任何松劲懈怠的想法。习主席曾指出,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是递进的,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真正把生动的理论学生动、彻底的理论学彻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种境界。这启示我们,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高瞻远瞩,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在理论武装上扎实走好每一步,把理论学习视为增长才干、拓宽视野、提升本领的基础,甘坐冷板凳,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诱,不为杂念所扰,在坚持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定力,从而做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我自岿然不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种境界。理论学习是一个“攻坚爬坡”过程,不能满足于“学过了”“读过了”“看过了”,深学深思深悟才能汲取真理甘泉。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也是能够磨砺心性、磨练耐性的过程。这启示我们,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发扬“钻”和“挤”的精神,肯下韦编三绝的真功夫、悬梁刺股的苦功夫、庖丁解牛的细功夫。当我们能够在苦学、深学、精学理论中品味到真理的甘甜,达到“好知者”甚至“乐知者”的境界时,就能真正做到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种境界。在理论学习上,达到前两种境界不容易,达到第三种境界则更难。这一境界是在前两种境界的基础上,当“量”的积累达到符合“质”的变化条件时所显现出的游刃有余。现实中,有些人理论书籍读了不少,课程也听了不少,但思想上无进步、工作上无突破,原因就在于没有深悟、细悟、常悟。这启示我们,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理论,形成由理论指导实践、到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态势,实现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机制改革,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筹划举行一系列重大庆祝纪念活动,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国防教育的时代内涵,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实践不断走向深化。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地引导全社会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以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在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中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工程
    兵者,国之大事。全民国防教育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的长远之策。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向民族灵魂里熔铸精神、思想里渗透价值、骨髓里注入忧患、脑海里输送责任的战略工程,国防教育历来都是治国安邦之策、各国通用之道和捍卫国家主权之基。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缺失国民意识、缺少家国情怀、缺乏国防观念,即使疆域再大、人口再多、物产再丰富,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很难形成众志成城的力量。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从中日甲午海战到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屠戮……血的教训与生命的代价警示我们:强大的国防是民族自立自强之本,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打造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越要拧紧全民头脑中的“安全阀门”。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对人民大众进行国防教育和精神动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进入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国防教育蓬勃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日渐增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进强国强军历史伟业,汇聚强大力量。
    提高全民素质、培塑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武备之要务,当以强心为先。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使全体国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依法履行国防义务。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起来,争先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进入新时代,习主席鲜明提出,“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把国防教育的内容转化为社会每名成员的意志品质,不断促进其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和体质等素质提高,强化国防观念、砥砺民族精神、增强国防实力,才能汇聚起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准确把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时代要求
    每个时代的全民国防教育,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新时代新征程,国防教育的战略性地位、支撑性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时代要求,适应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增强教育的覆盖面、时代性、感召力,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
    突出旗帜引领,凝聚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强大力量。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航程。习主席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科学判断,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邃思考,是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战略谋划和部署。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将***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共同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突出政治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全民国防教育集中反映党和国家意志,关乎国家安全大局,具有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作用。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涉及各行各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作保证。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推动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高效的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切实把党的强有力领导贯穿全民国防教育全过程各方面。要把全民国防教育融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注重把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等教育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将国防教育元素充分融入各类宣传教育主题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突出战略牵引,全面完善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效化工程,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工作统筹指导,有利于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改进方法手段、夯实建设基础。要完善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完善考评体系,把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作为全党全军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军队各部门职责任务,形成党委领导、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要着力构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全民国防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国防教育法规制度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外联动、前后衔接的运行机制,使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完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
    开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实践新局面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新征程上,大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新特点新规律,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军的政治热情,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基础在全民教育。进入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全民性、全域性、全程性日益凸显,统筹兼顾重点对象和一般群体,具有面向全民、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特点。全民国防教育应当全民受教、全民参与,牢记“国之大者”、军之大事,将国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作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国防教育更好地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教育之中,融入重大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加强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法规等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
    关键在军地协同。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实践,是全党全军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实践,军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好头、当表率,协调开展军事实践活动,支持配合地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统筹社会优质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破解影响制约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有力推动这一国家和民族的强心工程走深走实。
    核心在厚植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精心培育和持续培养。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把爱国主义融入全体人民的血脉,增强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汇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答好主题教育“高分卷”

    ***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第二批主题教育是第一批的拓展和延伸,涉及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倘若不加思索地层层套用、照抄照搬,往往会造成“上下一般粗”“雨过地皮湿”。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压实政治责任,把准目标要求,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扎实工作作风答好主题教育“高分卷”。
    学深悟透明真理,答好主题教育“思想卷”。深学细研,如同登高远望,方能看得广看得远;一知半解,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思想”是本次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用思想教育、理论武装打头,才能达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效果。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当作日常生活习惯、工作必备指南,不断加深对这一思想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的理解,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找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公开讲话”。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
    调查研究知真情,答好主题教育“民生卷”。第二批主题教育与群众更直接、与基层更贴近。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调查研究深不深,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要真开门、开大门,畅通反映渠道,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要讲真话、下实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立行立改、专项整治,对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细化分解、紧盯不放,解决好沙滩流水不到头的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都满意。同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高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去繁就简、轻车简从,不给基层加负担,切实提升调研实效。
    学用结合谋发展,答好主题教育“实干卷”。本次主题教育总要求中明确要“重实践、建新功”,具体目标中有“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工作安排中有“推动发展”,指向是一致的,就是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将主题教育中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要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实到具体思路、具体举措上,落实到具体事、具体人上,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当好“实干家”不做“客里空”,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第一、二批主题教育衔接的关键节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正让全党大学习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事业大发展。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文化兴民族兴,文化强国家强。
    文化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要素,文化强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要求。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体现在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培育和践行,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中华文脉的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文明交流互鉴等这些极为重大的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体现在这些成就背后的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彰显与自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文化思想,就是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伟大实践巩固文化主体性。***文化思想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满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宏大的实践创造为形成***文化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文化主体性蹄疾步稳。
    精神主动彰显文化主体性。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思想都需要在时代中发展。当代中国的精神主动不仅指开放包容面对西方历史文化和西方社会的充分主动,也包括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主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决不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决不把科学原则当僵化教条,而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是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文化思想深刻洞察时代本质,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主动引领时代潮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展现出21世纪人类社会新文明光辉。
    创造创新发扬文化主体性。***文化思想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色,也给予了我们高度自信。发扬文化主体性不是停留于对具体文化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重视文化精神的阐幽发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文化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古老的智慧浇灌出绚丽的现代文化发展与建设方略;通过“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强化和确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文化创造中“普照之光”的地位,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生机勃勃。
    明体达用自觉文化主体性。“体”与“用”是中国哲学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一对范畴,体现在现实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就是既保持相对确定和稳定又不断转换和变化的实践形态,体现在现实的思想理论创造中就是本体论思维与实践论工夫的相互契合与相互成就。***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讲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本大源与精髓要义,又做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与行动纲领,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基础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领中国社会充分保持精神独立性,实现精神主动,激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有了这样的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的真正自我和真实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第二批主题教育要“一竿到底”

    当前,全国各地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葆有信念、强化担当、积极作为,为奋进新征程、一路向未来凝心聚力,在主题教育中淬炼过硬作风,以“一竿到底”之力推动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要有“一竿到底”的信念,在“执着追求、勇毅前行”中凝聚力量。何为奋斗,孔繁森、廖俊波、黄文秀……在一个个拼搏的身影上有着生动清晰的诠释,在时代的坐标上闪耀着精神的光芒。奋斗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而是扎根实践、无比生动的,激扬着豪情,更蓄积着力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的智慧在投身实践中激发,勇气在拼搏向前中点燃,奇迹在打破不可能中创造,一切美好的品质、辉煌的成就都与奋斗这个词紧密相连,只有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进之姿,方能实现梦想、创造新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做大胆试的“排头兵”,要做大胆闯的“先锋将”,在“重担”面前,用“勇扛”的姿态来说“我能”;在“风浪”之中,用“进击”的行动来说“我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出昂扬的精气神,以勇于斗争的精神担当作为、善作善成。
    要有“一竿到底”的担当,在“下沉到底、倾情奉献”中办好实事。为人民造福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要用这一价值标尺来校准自己的言行,衡量自己的作风优不优、做得好不好、业绩实不实。为民服务得有满腔热情,要多下基层、多入村户、多坐板凳、多问群众,下要“下到底”,入要“不漏户”,坐要“面对面”,问要“问清楚”,只有“望闻问切”才能为群众的需求“精准把脉”。为民服务得有吃苦精神,需要“跑腿”的就要奔走到底,需要“送炭”的就要马不停蹄,强化坐不住、等不得的强烈责任感,以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为群众纾难解困,只有不辞辛苦、不怕麻烦,才能把事情办进群众的心坎里,让服务成效真正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
    要有“一竿到底”的热劲,在“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中强化作风。“假努力”干不出“真业绩”,只有“实打实”地做,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成效。征途漫漫,党员干部要沉下心去干,要“一步一个脚印”追逐梦想,在为民服务上不舍点滴之功,把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对问题深剖细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多向人民群众求教,以务实的作风实现工作的优化、本领的提升,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使命扛牢。在推动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党员干部要有“钉钉子”精神,锚定目标不松懈,逐一攻克有韧劲,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用真招式、金点子突破“关卡”,在“难点”和“堵点”上持续发力,保持狠抓落实、久久为功的恒心,把工作做实,把为民服务的举措落细,让工作“多开花”“结硕果”。

奋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党中央部署,第二批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从今年9月开始,明年1月基本结束。与第一批主题教育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参加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直面基层和群众。各地各部门要紧扣主题教育总要求,锚定主题教育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各项重点工作谋划好、统筹好、安排好,奋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
    吃透精神,把准方向。要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充分借鉴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成功经验,坚持两批主题教育衔接联动,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确保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各地党委政府要扛起抓主题教育的政治责任,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发挥好行业指导作用,加强领导指导,有力有序推进,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抓出质量、取得实效。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注重分级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作出部署,改进组织指导方式,确保学习教育更精准、问题整改更有效。要坚持学与做相结合、查与改相贯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接受思想洗礼,不断在理论学习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真正把理论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从严从实,务求实效。要坚决落实“严、实、效”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以严实作风确保主题教育的政治性、严肃性。要扩大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价,通过上下协同、左右联动、前后衔接抓整改、抓落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满意,真正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凝聚力量。要注重做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估,及时把开展主题教育中的经验做法、成果成效总结好、宣传好,完善常态化长效机制,扎实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抓出质量、取得实效。
    

共建“一带一路”:以贸易畅通打开经贸合作新空间

    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建国家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给共建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极大信心和重大发展机遇,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其中,以经贸合作为主轴的贸易畅通更是“五通”中的核心内容,是倡议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
    贸易畅通,强调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目的是满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深化中国与各国经贸交流,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方在减少信息壁垒、降低贸易投资的不确定性,保障企业利益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通过包括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机制性安排确保经贸环境的稳定。可以说,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合作维度,也是各国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扎实推进贸易畅通,在贸易规模、贸易自由化、贸易均衡化等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贸易往来持续扩大,贸易新增长点逐步培育。我国大力推动与共建国家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致力于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也为共建国家提供了广阔的经贸合作空间。贸易规模的扩大,有力拉动了共建国家经济增长。世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
    贸易伙伴不断扩容,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规则,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已与26个国家(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国海关已与3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签署了***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更加积极参与东盟国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RCEP为例,15个成员间最终达到零关税的商品数量占比超过90%,各方就推动降低非关税壁垒的机制性共识为减少贸易成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外贸保稳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合作更加密切。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密切,尤其是中间产品占我国对共建国家的出口比重稳步提升。中国向RCEP国家进口结构,也从以简单技术和中级技术密集型的制造品为主,逐步升级至以中级技术和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中国的纺织品、电子元件、基本有机化学品和汽车零配件等商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意味着中国与共建国家的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贸易越来越均衡。
    合作机制更加丰富,贸易效率不断提高。为了扩大贸易规模,解决贸易投资便利化过程中的问题,中国与共建国家在“一带一路”机制下,充分发挥多双边经贸机制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新机制,推动建立更多贸易畅通工作组、投资合作工作组,有力促进了贸易畅通。
    实践证明,贸易畅通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和产业升级,改善了共建国家人民的生活,创新了国际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了世界贸易与经济的稳定与繁荣。着眼于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破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贸易畅通、激发合作潜力。
    一要立足优势互补,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各国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立足贸易的互补性,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探索促进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便利化新机制。二要积极打造多维度、多层次、多种类的交流合作平台,构建“相互促进、共商共进”的多边开放合作生态。要充分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平台优势,增强贸易畅通功能。三要加强制度对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把握贸易畅通的关键,健全和完善畅通机制,做大做好合作“蛋糕”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为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国际贸易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带来新希望,真正造福共建国家广大人民,为世界经济复苏添砖加瓦。

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越是风云变幻,越要有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顺势而为的战略眼光。
    2013年秋天,***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旨在传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各国合作发展提供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是***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提出的重大倡议,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共同发展、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总书记深刻阐明共建“一带一路”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重大问题,深刻指出“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合作理念,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目标”。在***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10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10年来,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我国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菌草、杂交水稻等1500多项农业技术,帮助亚洲、非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推进乡村减贫。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10年来,这条承载文明记忆、寄托未来梦想的希望之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再创辉煌,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终于成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10年砥砺前行,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我们高举开放合作大旗,推进同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规划对接,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贸、科技创新、公共卫生、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大幅提升了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有力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是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大舞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这一重大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共建国家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具有广阔前景。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建“一带一路”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我们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万字长文,阐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纪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文章内容,坚持“两个结合”,找到文化源流的“原点”、拉伸文化多样的“横轴”、延展文化创新的“纵轴”,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
    坚定文化自信,找到文化源流的“原点”,构建“文化传承篇”。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总书记强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只有深刻了解自己的来时路,才能有底气、有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从殷商文化到中原文化,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锐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学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跨越了五千多年的历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学习、传承、推广上下功夫。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挖掘其中的核心思想理念;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滋养中激扬澎湃血脉的中国力量;要借助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推广方式,广泛宣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秉持开放包容,拉伸文化多样的“横轴”,构建“文化融合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的,中华各民族文化在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多姿多彩。从豪迈不屈的荆楚文化到侠气纵横的燕赵文化,从婉约潇洒的吴越文化到古韵犹存的巴蜀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互相交融中共同繁荣发展,逐渐熔铸成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开放包容,既要维护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树牢文化保护意识,全力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留得住优秀传统、记得住民族特色;也要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文化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阂、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文化包容超越文化优越。
    坚持守正创新,延展文化创新的“纵轴”,构建“文化发扬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从引入先进技术让“百年书画”“千年青铜”重焕光彩到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恢复沿岸风貌,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传承千年的文明脉动到成都大运会太阳神鸟、蜀锦等众多文化元素“出圈”,从“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的《中国诗词大会》到弘扬中华经典诗词歌赋有机融合现代动漫科技元素的《长安三万里》都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开了新赛道。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探索新时代文化传承利用的新思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赓续历史文脉。

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获得创新发展新动力

    ***文化思想的提出,既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文化思想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内容,这里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角度谈一点学习体会。
    第一,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文化养料和精神支柱。如果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丢掉了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等于是割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陷阱。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使之和现代生活、现代文化相融通。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改造那些有现代价值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获得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传承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文明的故事,生产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国际传播产品,既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感召力,又有利于以一种独具魅力的方式展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坚持开放包容,坚持胸怀天下,择善而从,在借鉴吸收世界上多种文明成果中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成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力量,塑造成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思想力量。
    第三,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需要植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契合之处,深入挖掘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意义,把它们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贯通起来,既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带上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征,又有助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定文化自信 涵养文明根脉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逻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涵养文明根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深厚文化底蕴。
    探寻文化自信之因
    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探索坚定文化自信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内涵,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中华文化蓬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的繁荣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中,建设一个富有活力且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内涵、基础原则和价值导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这种独特而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方式、精神文明和行为准则深入人心,并逐步成为整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和共识达成的源泉。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在多元文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确保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为此,需要对中华文化的价值、优势、活力以及影响力有科学认识,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继承中延续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在创新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精神纽带,拥有共同的文化才能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得中国人在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具备了独特性。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邃思考和宏伟擘画,要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凝聚文化自信之力
    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深刻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支撑起当代中国文化的辉煌大厦,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坚实根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闪耀着独特光芒,并孕育出了数不胜数的伟大思想和卓绝智慧。这种源远流长、深厚积淀的文化传承,赋予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宽广气度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和聪明智慧使中国人民拥有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社会以及人生,从中提取出别具一格的思想观念,使之散发极具魅力的文化气息。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结合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革命文化贯穿于中国人民实现新的历史飞跃的整个过程,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红色精神为核心和灵魂的革命文化,为曾经遭受苦难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政治滋养和强大的精神支持。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创新突破,革命文化确立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支柱。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及革命文化的优秀基因,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这种先进文化凝聚了全体人民的思想共识,对于我们深入认知现代价值观念、启蒙心智、升华思想提供了正确指引。同时,它也承载着对中华历史的现代审视和民族未来的美好向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初心、坚守使命担当以及中国人民不畏艰难、拼搏向上的精神追求。在实现强国复兴伟业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巨大的精神力量,为铸就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坚守文化自信之道
    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深刻领悟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之道。只有准确把握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向,才能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与日俱新,从而在实践中笃定前行。
    强化文化使命担当。中华文化源于千百年来人民的智慧创造,在其繁荣发展的今天,仍需全体人民持续传承与不断弘扬。这就需要营造一个全社会都能够感受到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注重丰富和充实人们日常生活中与文化相关的体验。为此,要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调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通过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强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努力,真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互融合、交流与碰撞。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中华文化相融通、同经济发展相协调、同现代社会相适应,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加以弘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将经典传承赋予时代意义和当代价值,并通过创造性转型实现推陈出新。
    加强文化传播交流。在互联网络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冲突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要谨慎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不仅要坚持传统价值观,坚守民族特色,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了解网络话语传播与接受规律,在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中积极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并将中国的价值观念通过新兴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打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华章。

坚守好理论创新的“魂脉”与“根脉”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这既深刻揭示了党中央对于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性认识的持续深化,也为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这一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是必须始终坚守的“魂脉”,在理论创新实践中起着引领方向、指导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就在于它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用这一强大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将其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从科学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持续推动理论创新,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实践证明,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不能动摇。必须更深入地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好看家本领,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根源,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其之所以是我们理论创新必须坚守的“根脉”,就在于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历史文化土壤。就如***总书记所指出的,“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坚守党的理论创新的“根脉”,就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际和时代特点,把那些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具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让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沃土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
    把坚守“魂脉”与坚守“根脉”结合起来。“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坚守魂脉和根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说到底就是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要坚持“第二个结合”。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更要与时俱进,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这是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同时要紧紧围绕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的目标,着力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会议首次提出了***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这个首次,意义非凡。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系统谋划和科学部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它深远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树立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这一重要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指明了基本遵循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既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合,也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和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的结合,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也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让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纲举目张,必将引领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具体实践中认识更统一、方向更明确、行动更有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刚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就用文化自信的亮丽风景,充分验证了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就能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激发中国人内心的文化自豪和民族力量。在虚实结合的科技手段加持下,在传统与现代的古今碰撞下,无论是处处体现良渚文化、西湖文化、大运河文化的器物设计、场馆造型,开幕式上国风少年踏墨而舞、丹青美人裙曳山水,比赛期间国风雅韵、匠心独运的暖场舞乐,还是闭幕式上荷桂共生辉、攀花赠远人的中式离别,杭州亚运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一次让世人读懂中国式浪漫,对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久久回味,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华文化的时代新窗,也让广大群众对文化自信有了又一次具象的感受、美好的体验和坚定的认同。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绝非自然而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历史环境中、新的技术浪潮前,迫切需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遵循***文化思想的指引,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浙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作为文化大省、文脉深远之地,更有责任在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中,瞄准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写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浙江篇”。

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提三度”“下三功”

    近日,***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各地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确保取得实效。”开展主题教育,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篙不可放缓,一丝不可松懈,必须要在思想上重视、责任上压实、行动上落实,拓展学习的深度、提高调研的效度、加大整改的力度,扎实推进、狠抓落实,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提高理论学习的“深度”,在真学实悟、学以致用上“下苦功”。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充实思想头脑、指导行为实践的重要基础,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与否、学得如何、用得怎样,不仅仅是党员干部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把理论武装摆在突出位置,灵活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成效,要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既要利用好主题教育学习材料,也要搭建好互联网平台,整合学习资源,延伸学习触角;要推行“集中+分散”双管齐下,以举办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入行;打造“理论+实践”闭环模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难题、办民事、促发展的生动实践。
    提高调查研究的“效度”,在真走实问、专精覃思上“下细功”。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只有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知道现状是什么、问题在哪里,才能清楚干什么、怎么干,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门必修课,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员干部主动学、青年干部跟进学,学习调研方法、了解调研内容、清楚调研步骤,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步子迈下去、身子沉下去,走出机关大门、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哪里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大,就在哪里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听取“一线声音”,让问题在“一线解决”。
    提高检视整改的“力度”,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上“下实功”。检视整改是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事关主题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如果问题检视不到位、整改不彻底,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或者隔靴搔痒、隔山打牛,即便整改措施再实在,投入精力再充沛,终归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会落入形式主义怪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聚焦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下真功、出实招,做到整改内容更明确、整改措施更精准、整改效果更突出。对于紧迫性问题立即改,明确时限和要求,问题不解决不松劲,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要盯住不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持续整改,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把问题解决到位。

考准察实干部的“软伤”

    ***总书记反复强调,选什么样的人,政治标准是硬杠杠,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组织部门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对那些在政治上、廉洁上存在“硬伤”的干部,坚决挡在门外,树立了鲜明用人导向。
    “硬伤”不能容忍,“软伤”也不可忽视。从医学角度来看,所谓“硬伤”,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伤,最大的特征就是“症状明显”“易诊断、好下药”;而“软伤”则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伤,难以发现、难以诊断、难以治疗。从干部评价角度来看,干部存在的“硬伤”,是指对照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明显有不达标、不符合的缺陷和不足;干部存在的“软伤”,则指虽然没有表现出影响任职的具体情形,但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良反映,使用起来不能完全放心。
    治病难,难在断病;识人难,难在察人。识人察人,“硬伤”易识,“软伤”难辨。选准用好干部,既要排除“硬伤”,又要断准“软伤”,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软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发现起来往往比较困难,但也不是不能发现。尽管没有明显“伤口”,但必然有相关“症状”,或隐藏在日常小事小节、言谈举止之间,或表现在关键时刻、困难挑战面前,或流传在乡间俚语、群众口碑之中。了解掌握干部的“软伤”,关键要真正沉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身边,近距离接触干部,既注重从大事中看人,又注重从小节中察人;既注重从工作圈考察干部的表现,又注重从生活圈、朋友圈了解干部的处事为人和品行修养。
    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对待干部身上存在的“软伤”,既不能简单地搞“凡伤必弃”“一票否决”,也不能不管不问。要善于辩证地看,有针对性地分析研判。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软伤”毕竟还是“伤”,对“带伤”干部的使用,要反复研判,慎之又慎。比如,对那些个性较强、涵养较低、不善于团结共事的干部,就不宜使用到“一把手”的岗位;对那些性子偏软、肩膀偏弱的干部,就不宜使用到需要扛硬活、打硬仗的岗位。另一方面,“软伤”有轻重之分,需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区别对待。对那些“症状”严重的,要严格把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对那些“症状”轻微的,要及时提醒,并主动帮助干部对症下药、切实加以改进,该使用的还要大胆使用,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科学治水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的情况。近年来,我国通过科学精准实施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成功战胜了一系列严重水旱灾害,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江河湖泊面貌实现了根本性改善,“青山作伴水为邻”的美丽图景成为现实。通过实施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深层次变革,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创造了全球18%以上的经济总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久久为功,解决了许多治水难题,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配置格局实现了根本性优化,在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水、土地、发展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运行系统。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除水害、兴水利一直都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按照系统修复水环境、统筹配置水资源的思路,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协同推进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建设,无论是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还是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修复,都把水资源的高质量使用、水生态的高质量修复放在了首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水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的文明建设也要遵循人水和谐理念,即以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经济发展来推进和谐共生,特别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水环境状态如何、水资源利用如何,都有可能成为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素,因为水与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发展体系,才能促进水与人、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文明建设的健康运行。
    和谐共生理念是高质量发展运行模式的重要内涵。当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时,就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和全局性谋划来解决这一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正是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全面建立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水治理管理体系,如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流域管理机构建立了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全国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有人护。面对江河湖泊存在的水灾害、水环境等问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依法管控河湖空间,严格保护水资源,不断提升水生态修复的质量和稳定性,使越来越多的河流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江河。
    和谐共生理念使江河湖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母亲河黄河的安澜清澈,长江水域生态功能的极大改善,干流水质的连续达标;华北地区地下水位的总体回升,白洋淀水生态的逐步恢复,永定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河流的全线通水,京杭大运河百年来的首次全线贯通;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的实现……我们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结出的累累硕果,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享受。
    ***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保护好水生态、利用好水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只有做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才能真正品味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也才能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和可持续。

领导干部提升实践能力要做到“五个必须”
?
    我们党既要政治坚定,也要本领高强。本领是完成本职工作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政党完成领导和执政使命需要具备基本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领导干部完成领导职责也必须具备相应的领导能力。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工农革命、武装斗争成为党员干部能力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红又专成为党员干部能力的显著标识;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提出领导干部“四化”方针,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领导干部要提高八个本领,党员干部能力的范围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能力建设,多次就领导能力问题发表讲话,提出了一系列能力要求,如2020年10月10日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2023年5月,***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提出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的三个方面要求。对于提升实践能力,***总书记强调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无疑,把提升实践能力作为落脚点,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实践能力必须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实践能力本质上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认识和解决问题总是受到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理论的制约。面对同样的问题,立场不同、方法不同,解决的思路也会截然不同。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须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人民满意。
站在人民立场思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0679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