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观点)全年汇编111篇

目录
1.“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人民观点) 6
2.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人民观点) 11
3.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人民观点) 14
4.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人民观点) 17
5.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人民观点) 21
6.把“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人民观点) 24
7.把“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人民观点) 27
8.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人民观点) 30
9.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人民观点) 34
10.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人民观点) 38
11.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人民观点) 42
12.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人民观点) 46
13.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人民观点) 49
14.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人民观点) 52
15.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人民观点) 55
16.秉承“和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观点) 58
17.补齐短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民观点) 62
18.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人民观点) 66
19.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人民观点) 70
20.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人民观点) 73
21.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人民观点) 76
22.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人民观点) 79
23.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民观点) 83
24.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人民观点) 86
25.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人民观点) 89
26.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人民观点) 93
27.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人民观点) 97
28.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观点) 101
29.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人民观点) 105
30.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人民观点) 109
31.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人民观点) 113
32.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人民观点) 116
33.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人民观点) 119
34.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人民观点) 122
35.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人民观点) 125
36.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人民观点) 129
37.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人民观点) 132
38.夯实组织基础,提供坚强保证(人民观点) 136
39.激扬“创新性”,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人民观点) 140
40.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人民观点) 144
41.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人民观点) 148
42.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人民观点) 152
43.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人民观点) 155
44.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人民观点) 159
45.坚守“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观点) 163
46.坚守好魂和根,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人民观点) 167
47.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人民观点) 171
48.建新功,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人民观点) 175
49.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人民观点) 178
50.立足“连续性”,坚持走自己的路(人民观点) 181
51.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人民观点) 184
52.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人民观点) 187
53.努力实现蓝天常在空气常新(人民观点) 190
54.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的故事(人民观点) 194
55.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人民观点) 198
56.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民观点) 201
57.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领导(人民观点) 205
58.让更多山川披绿、林海生金(人民观点) 209
59.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人民观点) 212
60.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人民观点) 216
61.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人民观点) 219
62.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观点) 223
63.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人民观点) 227
64.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30
65.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33
66.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36
67.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人民观点) 240
68.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人民观点) 243
69.双轮驱动,释放科技和改革红利(人民观点) 246
70.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人民观点) 249
71.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做到统筹兼顾(人民观点) 253
72.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人民观点) 257
73.推动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人民观点) 261
74.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人民观点) 265
75.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人民观点) 269
76.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人民观点) 273
77.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人民观点) 276
78.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人民观点) 279
79.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人民观点) 283
80.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人民观点) 287
81.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人民观点) 290
82.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人民观点) 293
83.稳固脱贫基础,助力乡村振兴(人民观点) 297
84.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人民观点) 301
85.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人民观点) 304
86.学会历史思维,掌握历史主动(人民观点) 308
87.学思想,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人民观点) 311
88.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人民观点) 315
89.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人民观点) 319
90.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人民观点) 323
91.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新发展(人民观点) 327
92.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人民观点) 330
93.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人民观点) 334
94.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人民观点) 337
95.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人民观点) 341
96.展现“包容性”,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人民观点) 344
97.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人民观点) 348
98.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人民观点) 352
99.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人民观点) 356
100.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人民观点) 359
101.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人民观点) 362
102.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人民观点) 365
103.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人民观点) 368
104.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人民观点) 371
105.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人民观点) 375
106.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观点) 379
107.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人民观点) 383
108.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人民观点) 387
109.重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人民观点) 391
110.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人民观点) 394
111.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人民观点) 398

“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人民观点)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精神要义,更加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编者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由文明而思民族,观过去以察未来。在湖南长沙考察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时,***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在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总书记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总书记指出“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在文化的轴线上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总书记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高瞻远瞩的擘画、鞭辟入里的阐述,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比如,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再如,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可以说,正是因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党才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无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典范,无愧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无愧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新时代新征程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紧贴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将中华文明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就一定能焕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一往无前。

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人民观点)
    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不仅为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惠及民生福祉
    沿着这条创新之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试验田里,芒果个大饱满,长势良好,地面上却看不到一根灌溉管道。原来,水源直接通过地下渗透管被输送到植物根部,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灌溉。这套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来自中国,应用在中国和埃及共建的国际联合节水灌溉实验室项目中,为解决困扰埃及农业发展的高温干旱、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共建实验室,是近年来中埃科技合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的一个生动注脚。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创新始终是一个关键词,我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创新合作,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不仅为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惠及民生福祉,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各方面创新资源的能力。2017年中葡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2021年中国—葡萄牙星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揭牌启动。中葡两国分别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沿岸,拥有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加强创新合作,不仅能实现信息共享,还能推动科研能力互补,起到“1+1>2”的效果。中葡携手打造的“蓝色伙伴关系”,仅是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创新合作的一个案例。10年来,特别是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从扩大科技人文交流到共建联合实验室,从加强科技园区合作到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沿着这条创新之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不仅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还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面对全球数字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智慧城市、移动支付和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缩小全球数字鸿沟不懈努力;面对发展中国家可能遇到的技术壁垒,中国支持共建国家建立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建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有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共建国家转移转化;面对一些国家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中国举办一系列科研交流和培训活动,助力共建国家创新人才培育和成长……“一带一路”这条创新之路,不仅重视效率,也强调开放性、包容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科技力量。正如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所说,中国拥有令人瞩目的经验与专长,一直致力于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够通过分享科技成果和成功经验为世界作出独特的贡献。
    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对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未来,中国将持续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创新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中国还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科技创新,打开了合作共赢的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各国携手并肩、勇于探索、坚定前行,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潜能,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开花结果,必将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提供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
    释放各国发展潜力,有助于形成“1+1》2”的效应,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2013年秋,***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来,从建设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到建成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奇姆肯特炼厂现代化改造项目,中哈成功实施几十个重要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互联互通、拉动国际贸易、推动能源转型,铺就一条互利共赢、繁荣发展之路,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经贸合作质量效益双双提升,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民心民意根基持续夯实,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6%,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超过1.2万亿美元,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提供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致力于缩小发展鸿沟,从根本上化解造成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根源,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总书记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指出“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总书记始终强调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推动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让“一带一路”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看国内,共建“一带一路”使得很多内陆地区一跃成为新的开放前沿,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看海外,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境外合作工业园区项目迅速发展,在承接中外企业合作、带动东道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释放各国发展潜力,有助于形成“1+1》2”的效应,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经过10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这条繁荣之路,扎下深厚根基,织就紧密纽带,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内生动力。这体现为产业的互补,从让赞比亚“一度停产的矿山重焕生机”,到填补白俄罗斯“本国不能生产民用汽车”的空白,沿线各国发挥资源、文化、区位等优势,中国企业施展技术、管理、资金等所长,共同筑牢了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基础。这体现为资金的融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来自六大洲的106个成员,成为成员数量仅少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金融血脉畅通,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源头活水。这体现为设施的互通,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才能互助互利、实现共赢。
    中老铁路跨越山河,成为国际物流的“黄金通道”;蒙内铁路联通东西,“连接国家,走向繁荣”的列车标语成为现实;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成为当地发展“先行官”……这些由中国企业参建的铁路、公路,既是通勤之路、运输之路与旅游之路,也是减贫之路、发展之路与希望之路。各国走稳走好“一带一路”这条繁荣之路,将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为人民幸福提供坚实支撑,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多机遇,就能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人民观点)
    2013年金秋时节,***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一带一路”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与广大读者一起总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成就和经验启示。
    ——编者
    十年砥砺前行,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集装箱吊装,机车穿梭,一列列中欧班列在这里整装、启程,西行2天可抵达哈萨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在古老的亚欧大陆上,“钢铁驼队”续写新时代的丝路故事,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
    时间回溯到2013年秋,***总书记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十年来,在***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十年来,梦想的种子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树,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让世界向着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不断前进。
    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重现活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乌兹别克斯坦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塞内加尔干旱地区村民饮水更安心……一个个美好的故事,见证着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温暖人心的“心联通”。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外贸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国际观察家坦言:“历史上从来没有谁尝试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在经济领域将那么多国家和大洲连接起来。”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追求;携手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使命担当。十年砥砺前行,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日益成为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和平之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是合作还是孤立,团结还是分裂,拉手还是松手,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中国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的积极应变之举,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大家携手前进的光明大道,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各国人民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倡导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具体体现。***总书记强调:“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反复思考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赢。”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这个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会更加坚实,这条和平之路将越走越宽广,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凿空之旅”;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今天,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与世界各国一起走出一条普遍安全、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鸣笛声声,中欧班列搭载“欧洲制造”缓缓驶入站台。不远处,矿石、汽配件等商品完成装车后,将由西部陆海新通道直达东南亚。进出有序、热闹非凡,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一派繁忙景象。从昔日西南腹地的内河港,到如今联通全球的枢纽站,果园港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成为共建“一带一路”、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ongxiezuo.com/14013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6日
下一篇 2024年1月6日

相关推荐